5
  现在时间是: 站内搜索:
 
  当前位置  首页 
 生死疲劳
【字体: 】【日期:2016/4/18】 【作者/来源:许燕 】 【阅读: 次】 【关 闭
 

《生死疲劳》  莫言 (中国)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

   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:

  ·莫言是个诗人,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,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。他以嘲笑和讽刺的笔触,攻击历史谬误、贫乏和政治虚伪。他有技巧地揭露了人类阴暗的页面,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。

  ·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。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;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;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、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,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、无助且可笑。

  ·莫言的故事有着神秘和寓意,让所有的价值观得到体现。莫言的人物充满活力,他们甚至用不道德的办法和手段实现他们生活目标,打破命运和政治的牢笼。

  ·莫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。他知晓手工艺、冶炼技术、建筑、挖沟开渠、放牧和游击队的技巧并且知道如何描述。他似乎用笔尖描述了整个人生。

  ·他比拉伯雷、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之后的多数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。

  ·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,品德和残酷交战,对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文学探险。     

     通过融合幻想与现实、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,莫言创造了一个复杂性堪比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世界,同时从中国古代文学和口述传统中找到一个起点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

内容简介:

    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,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,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。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,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,则在六道轮回中,一世为人、一世为马、一世为牛……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。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,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、乐观、坚韧的生命。故事情节极端、怪异、变形、荒诞,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。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,充满了艺术灵气。莫言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,杂糅魔幻写实的手法,展示一部充满奇趣的现代中国《变形记》……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母体,将夸张的想象与质朴的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激情四溢的诗性笔触游走于阴阳两界,全景式地展现了乡村中国的生存画卷。作家将沉重的思想贯注于狂欢式的叙述中,在对苦难的戏谑中加深对苦难的理解。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,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,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。

作者简介:

    莫言(1955年2月17日-),原名管谟业,生于山东高密县,中国当代著名作家。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,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。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,充满着“怀乡”以及“怨乡”的复杂情感,被归类为“寻根文学”作家。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。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,天马行空的叙述,陌生化的处理,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,带有明显的“先锋”色彩。2011年8月,莫言凭长篇小说《蛙》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。2012年10月11日,莫言因其“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、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”的《生死疲劳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

本馆索书号I247.57/3489

 
 上一篇罗马史  下一篇没有新闻了

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
 通讯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89号  馆长信箱